2025學年「色彩的煉金術:技法與材料」短期課程回顧


2024年11月25日至12月13日,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的學員們在大衛克蘭斯維克博士(KFSTA)的指導下完成了爲期三週的傳統藝術課程「色彩的煉金術:技法與材料」的學習。
第一週:傳統西方顏料製作
自然是藝術的天然藥劑師。所有的傳統顏料及媒介劑都源於自然;萃取並製作礦物顏料及植物顏料的過程表達了蘊藏在工藝傳統核心的煉金術智慧。
學員們也在色彩理論及練習中探索並理解其在繪畫語境中的內涵。
學員學習從泥土、岩石、根莖和漿果等天然來源中提取出原料,並轉化為純顏料的傳統工藝。這些天然材料的製備過程被視為繪畫過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學員们經歷了一段關於如何製作西方傳統顔料的精彩旅程,導師大衛克蘭斯維克博士帶領大家探索材料與工具、礦物與其宇宙觀、了解它們的歷史及其在創造語境中的意義,同時强調工藝傳統的重要性。
學員們還親手從礦物及植物中提取了很多色粉,並將其轉化為各種顏料。
第二週:坦培拉,13-15世紀西方傳統蛋彩畫技法
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坦培拉是一種古老的技法,更是文藝復興早期的主要繪畫技法。課程從介紹坦培拉技法的歷史及其材料開始,同時强調創作、工藝和材料的精神含義及彼此間的關係。
學員每人親自製作了一塊石膏板,並從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作品中挑選一幅作爲本課程的臨摹範本。
在整個繪製過程中,他們學習了許多繪畫技巧,如用不同顔色以特定比例調配出的顔料給畫面打底色、用筆方法、光影關係、罩染技法、明暗對比以及冷暖色彩知識等等。
文藝復興時期的油畫包括構築繪畫的若干具體步驟:在底色後完成單色素描關係。在此基礎上層層建立色彩關係,使素描關係與色彩關係形成互動。這是明暗法(chiaroscuro)的關鍵:明暗關係透過層層色彩從而成就畫面亮部的濃郁及暗部的深度。
第三週:16-17世紀經典油畫技法
課程的第三週,導師大衛克蘭斯維克博士向學員介紹了油畫技法,包括一些混合顏料和媒介劑的特殊配方、原理及具體的調色、罩染、繪畫技法示範。
對學員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接觸這一古典藝術並動手實踐,這樣新鮮的體驗令他們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