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地間的紋理: 說文與書法
2025.3.17 - 2025.3.28
/說文/書法是一個書寫傳統,背後是它的文字系統;文字系統背後就是中國漢字的形成和歷史演變。在東漢的時候就出現了像《說文解字》這樣的經典漢字系統學的著作,正是有這樣一個漢字背景才有漢字書寫,甚至到後來書法變成一個獨立的東西。所以以此為契機,選擇《說文解字》,以漢字系統來系統性學習。/書法/書法部分講授書法史和文字史,主要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器物書法史,…閱讀更多
桃花源的門道:冶園與園冶
2025.4.14 - 2025.4.25
何為園,是何稱園林?為何園,為何要園林?園何為,如何造園林?這些簡單的問題,在當下看來別有一番滋味上心頭。於是,“冶園與園冶”,也就是關於“造什麼樣的園林和怎麼樣的造園林”,經由當代語境中對傳統藝術的繼承與發揚,更有了特別而現實的意義。至於“園林藝術和藝術園林”的概念,如果說前者探討的是“以園林為營造藝術的方法”,那麼後者探討的則是“當園林作為藝術表達的形式”。…閱讀更多
院長講座:傳統藝術的普遍原理(Dr. Khaled Azzam)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這一講座將主要介紹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論。
世界上有諸多人類文明都對人文精神的定義產生了重要影響,而這些(表面上差異巨大的)人類文明的背後所體現的恰恰是傳統藝術中對世界普遍原理的整體性理解。這個概念將通過對自然秩序的觀察與理解進行闡述,並通過近乎神聖的幾何術原理進行展示。 閱讀更多
繪畫的煉金術全天工作坊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泥土是藝術的天然藥劑師,在它的深處隱藏著各種各樣的顏料,正如我們在世界上偉大的繪畫和畫廊中所看到的那樣。
通過這次工作坊,你將學習到從泥土、岩石、根莖和漿果等天然來源中提取出原料,並轉化為純顏料的傳統工藝。在早期,用來轉化這些原材料的傳統方法,是藝術家所接受傳統訓練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這些天然材料的製備過程被看作是繪畫過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工藝實踐是進入創作過程内核深處的一次旅程,…閱讀更多
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與圖案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單元引導學生思考幾何在自然秩序領域裡的內在意義,並體察幾何學的哲思層面。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訓練學生保持思想集中,鍛煉耐心。學生將通過研究六重、八重、十二重、十重對稱及其對應比例系統的圖案和比例學,來加深他們對設計原則的認識。學生也將學會在具體的藝術和建築元素中辨析這些圖案。這些設計爾後也將應用到各藝術和工藝課程單元中。課程目標包括:
- …閱讀更多

色彩的煉金術:技法與材料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由三個相對獨立的三個單元組成。
第一課 色彩的煉金術:傳統西方顏料萃取工藝泥土是藝術的天然藥劑師,在它的深處隱藏著各種各樣的顏料,正如我們在世界上偉大的繪畫和畫廊中所看到的那樣。
通過這次課程,你將學習到從泥土、岩石、根莖和漿果等天然來源中提取出原料,並轉化為純顏料的傳統工藝。在早期,用來轉化這些原材料的傳統方法,是藝術家所接受傳統訓練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閱讀更多

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設計原理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學生將通過研究六重、八重、十二重、十重對稱及其比例系統的圖案進一步拓展他們的幾何知識。學生將在建築語言中辨析這些圖案。這些圖案設計可以被轉譯到其他媒介材料上。課程目標包括:
- 從初步的母題進階到更複雜的圖案,以加深對幾何圖案的理解
- 培養對六重、八重對稱,以及對規則和半規則網格圖案系統的精妙理解
- 鼓勵學生將圖案的內在韻律視覺化,…閱讀更多

山水觀的構成:山水畫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課程第一部分:丁羲元先生將用三場專題講座,分析山水畫的形成,闡釋山水中的五行觀念,并介紹山水所反映的風水理念。課程的講論將對照歷代名畫,從對畫作的分析中,闡述上述歷史和思想,對於山水畫的實踐者和愛好者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課程第二部分:本課程以山水的造型學作為貫穿的線索,建立對山水畫的基本認識。具體先授筆法,對山石樹木兩個基本傳統元素作臨摹與寫生。再進入山水畫的位置構成法,…閱讀更多
自然界的語言:設計元素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課程介紹
在本課程中,學生將學到如何從自然中得到靈感,并創造傳統伊斯蘭圖案。我們會探索古波斯與中國傳統中基于自然的圖案設計的關係,了解絲綢之路上的瓷器貿易如何促進兩個文化間的藝術交流。學生將學習風格化的古波斯圖案以及它們在自然世界的來源。他們會體驗曆史悠久的傳統伊斯蘭繪畫技法,特別是手抄本藝術;從群青、土色系的顔彩開始,制作自己的顔料,包括用純金制作稱爲貝殼金(Shell Gold*)…閱讀更多
設計原理應用:瓷磚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的學員將跟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的國際大師學習新的設計技巧,並與瓷藝製作技術融合。
繪製圖案與製作裝飾性瓷磚是數世紀以來東西方文化建築中的關鍵元素。
本次三週的短期強化班將引導學生從中國與伊斯蘭傳統中汲取靈感,按步驟進行設計與創作,完成瓷磚設計。學生將通過學習幾何的和諧原理獲得新的設計技巧,並將其應用於工藝製作并創作出屬於自己的瓷磚作品。
課程結構
本課程為期三週,…閱讀更多圓滿法相的身體:佛像造型原理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旨在通過了解覺囊派唐卡繪畫中的佛像造型原理,以佛像比例原則作為切入點,學習如何繪畫完美智慧的人像造型。覺囊派繪畫蘊含了系統的哲學和美學理論,其所秉承的造型構圖,即“度量”系統,乃是源於“時輪”——佛教文化中與現代自然科學最為相應的一個理論和實踐系統。此次短期課程將講授覺囊唐卡繪畫的基礎內容,包括度量(五官和身體的比例)、線條、色彩的手繪實踐等,…閱讀更多
設計原理應用:細木鑲嵌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次課程將為學生介紹細木鑲嵌的裝飾工藝(marquetry)。細木鑲嵌在歐洲、印度與中東地區被廣泛應用於對不同規格木製品的裝飾,從桌子,樂器,到小型盒子。這一技法利用從幾何圖樣到花木紋樣等不同的設計以至臻精美,有時再鑲嵌以骨、母貝和銀來精修潤色。今天,細木片裝飾仍然被用於為為當代設計物品上 ,為其增添丰富而珍贵的元素。…閱讀更多

體驗工作坊:西方傳統細木鑲嵌工藝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許多世紀以來,镶嵌工艺在歐洲、印度與中東地區被廣泛應用於對不同規格木製品的裝飾,從桌子、樂器到小型盒子。
在歐洲,鑲嵌藝術繁榮於巴洛克時期。當時,工藝大師們通過巧妙的顏色以及紋理設計製作出複雜的花卉主題與紋樣。這些傑作很多保存至今,並見諸博物館與私人收藏。
在中東,細木鑲嵌技法和其他鑲嵌工藝如骨、母貝和金屬結合來創造複雜的花卉以及幾何圖案,不僅用以裝飾傢俱,…閱讀更多
樂土營造法:園林設計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單元引導學生領會園林的構成元素與設計原理,思考山水對於園林的意義,並體察園林學的哲思層面。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訓練學生從平面到立體的轉換技巧,特別是從紙上山水到地上林泉的演變思維。學生將通過研習疊山理水、蒔花藝木、建亭築台和裝潢佈置之間,既各成系統又合為整體的法則,來加深他們對園林設計的認識。學生也將學會從經典園林中,辨析園林的藝術構成和營造方式,並應用到設計課程之中。
課程目標…閱讀更多設計原理應用:紡織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單元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引導學生對織物及其設計、制作產生興趣。了解紡織技術的歷史、發展沿革;學習天然纖維的種類和性能、紡織品的基本組織結構,紡織、植物染料染色、織造等工藝;掌握傳統織機的織造技能,分組設計並在傳統織機上完成一件具有幾何紋外觀效應織物的制作。
課程目標包括:
- 紡織絲綢文化概論,繭、絲、綢及其制品
- …閱讀更多

「皇家傳統藝術的密碼」青少年夏令營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與中國故宮博物院紫禁書院聯手為您解開中西皇家藝術密碼。西方皇家藝術專家與故宮專家一同帶您探索中西藝術語言的奧秘,學習自然秩序如何啟發世界文化遺產,了解北京故宮和蘇州古典園林穿越時間的藝術與建築。
「皇家藝術的密碼」青少年夏令營是一個為中國青少年度身定制的暑期皇家藝術課程。學員將在兩週的時間內,在來自倫敦王儲學院的導師和故宮博物院專家的指導下,…閱讀更多
色彩的煉金術:技法與材料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由三個相對獨立的三個單元組成。
第一課 色彩的煉金術:傳統西方顏料萃取工藝泥土是藝術的天然藥劑師,在它的深處隱藏著各種各樣的顏料,正如我們在世界上偉大的繪畫和畫廊中所看到的那樣。
通過這次課程,你將學習到從泥土、岩石、根莖和漿果等天然來源中提取出原料,並轉化為純顏料的傳統工藝。在早期,用來轉化這些原材料的傳統方法,是藝術家所接受傳統訓練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閱讀更多

天地間的紋理 - 說文與書法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由魯大東和賈勤兩位導師分別傳授:一,書法史與書寫實踐;二,文字與傳統「圖學」在華夏思維體系的位置。前者提供「書法」文化不可繞過的核心知識,後者則從「圖學」的角度討論「文字」如何通向大自然的法則。第一部分:漢字書法主要包含兩個元素:「文字」和「書寫」。「文字」包括文字史的字體,以及藝術史的書體信息。「書寫」則有賴師徒授受的學習過程。因此書法課程包括:文字的識讀,字形的型態,…閱讀更多
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設計原理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學生將通過研究六重、八重、十二重、十重對稱及其比例系統的圖案進一步拓展他們的幾何知識。學生將在建築語言中辨析這些圖案。這些圖案設計可以被轉譯到其他媒介材料上。課程目標包括:
- 從初步的母題進階到更複雜的圖案,以加深對幾何圖案的理解
- 培養對六重、八重對稱,以及對規則和半規則網格圖案系統的精妙理解
- 鼓勵學生將圖案的內在韻律視覺化,…閱讀更多

設計原理應用:細木鑲嵌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次課程將為學生介紹細木鑲嵌的裝飾工藝(marquetry)。細木鑲嵌在歐洲、印度與中東地區被廣泛應用於對不同規格木製品的裝飾,從桌子,樂器,到小型盒子。這一技法利用從幾何圖樣到花木紋樣等不同的設計以至臻精美,有時再鑲嵌以骨、母貝和銀來精修潤色。今天,細木片裝飾仍然被用於為為當代設計物品上 ,為其增添丰富而珍贵的元素。…閱讀更多

設計原理應用:瓷磚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裝飾性彩磚和紋飾繪制一直以來都是東西方文化藝術中的重要元素。
在中國和波斯的能工巧匠手中發展和表達出的美妙的裝飾元素,大大影響了後來的伊斯蘭設計和工藝。瓷磚和瓷盤裝飾領域充滿了這一富有創造力的國際交流的證明。
這一為期四周的課程令學員有機會學習不同傳統中的這一具有創造力的工藝,并發展出新的設計技巧和工藝技術。
學員將通過課程學習幾何術而掌握新的設計技巧;…閱讀更多自然界的語言:設計構成與繪畫技法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課程介紹
在本課程中,學生將學到如何從自然中得到靈感,并創造傳統伊斯蘭圖案。我們會探索古波斯與中國傳統中基于自然的圖案設計的關係,了解絲綢之路上的瓷器貿易如何促進兩個文化間的藝術交流。學生將學習風格化的古波斯圖案以及它們在自然世界的來源。他們會體驗曆史悠久的傳統伊斯蘭繪畫技法,特別是手抄本藝術;從群青、土色系的顔彩開始,制作自己的顔料,包括用純金制作稱爲貝殼金(Shell Gold*)…閱讀更多
山水觀的形成 - 風水與山水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分為兩部分:分別由丁羲元、林海鐘兩位導師授課。
第一部分:丁羲元先生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分析山水畫的形成,闡釋山水中的五行觀念,并介紹山水所反映的風水理念。課程的講論將對照歷代名畫,分析中上述的歷史和觀念,對於山水畫的實踐者和愛好者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第二部分:林海鐘教授和助教以山水的造型學作為貫穿的線索,建立對山水畫的基本認識。具體先授筆法,…閱讀更多
桃花源的門道 - 冶園與園冶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單元引導學生領會園林的構成元素與設計原理,思考山水對於園林的意義,並體察園林學的哲思層面。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訓練學生從平面到立體的轉換技巧,特別是從紙上山水到地上林泉的演變思維。學生將通過研習疊山理水、蒔花藝木、建亭築台和裝潢佈置之間,既各成系統又合為整體的法則,來加深他們對園林設計的認識。學生也將學會從經典園林中,辨析園林的藝術構成和營造方式,並應用到設計課程之中。
課程目標…閱讀更多
榫卯間的生活 - 居間與家具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課程介紹
在古典中國,人們鐘愛木頭,住木頭造的房子,使用木頭做的家具。木頭是溫暖的、最貼近中國人身體的自然物質。在可觀、可觸的木頭深處,榫卯隱藏期間,成為零散的木頭構件連接為整體家具和住屋的關鍵。榫卯就這樣以隱藏的方式,處處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之中。
符合古典中國的哲學觀念使榫卯如此長壽。一榫為陽,一卯為陰,陰陽互補構成世界。不用外來的釘子或鉸鏈,運用自身完成連接,…閱讀更多
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與圖案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單元引導學生思考幾何在自然秩序領域裡的內在意義,並體察幾何學的哲思層面。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訓練學生保持思想集中,鍛煉耐心。學生將通過研究六重、八重、十二重、十重對稱及其對應比例系統的圖案和比例學,來加深他們對設計原則的認識。學生也將學會在具體的藝術和建築元素中辨析這些圖案。這些設計爾後也將應用到各藝術和工藝課程單元中。課程目標包括:
- …閱讀更多

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與圖案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幾何秩序是一種平衡的狀態,就像陰與陽,圖案是這種秩序的視覺表現。在各種傳統中都看到過這種智慧,它們會有不同的體現方式,但其中蘊含的原則是相同的。幾何不僅是數學,更是對美的理解和對宇宙規則的遵循。本課程單元引導學生思考幾何在自然秩序領域裡的內在意義,並體察幾何學的哲思層面。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訓練學生保持思想集中,鍛煉耐心。學生將通過研究六重、八重、十二重、…閱讀更多
自然界的語言:設計元素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課程將以Mahrukh Bashir導師現場授課的形式進行,助教在課堂現場翻譯並輔助授課。在本課程中,學生將學到如何從自然中得到靈感,探索中國和古波斯/奧斯曼帝國時期跨文化交流後產生的基於自然的圖案設計。學生將學習紙張的準備工序以及如何使用天然色粉製備繪畫顏料;並學習製作用純金金箔製作成為貝殼金(Shell Gold)的顔料。同時,…閱讀更多色彩的煉金術:技法與材料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第一週 色彩的煉金術學員們將在本次工作坊中探索各種純粹顏料如何從其自然來源及形態(諸如大地、礦石、植物根須及果實)被萃取的傳統過程,及其通過研磨、漂洗、水磨等流程被提純升華從而形成純粹的顏料。轉化生料的傳統方法很早以前便已是藝術家傳統訓練的自然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繪畫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些工藝實踐引導人們展開通往創作過程核心的旅程,其本質也深刻體現了煉金術的品質,…閱讀更多法相幾何:佛像造型原理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本課程旨在通過了解覺囊派唐卡繪畫中的佛像造型原理,以佛像比例原則作為切入點,學習如何繪畫完美智慧的人像造型。覺囊派繪畫蘊含了系統的哲學和美學理論,其所秉承的造型構圖,即“度量”系統,乃是源於“時輪”——佛教文化中與現代自然科學最為相應的一個理論和實踐系統。此次短期課程將講授覺囊唐卡繪畫的基礎內容,包括度量(五官和身體的比例)、線條、色彩的手繪實踐等,…閱讀更多
設計原理應用之藝術瓷磚
過往短期課程與活動
在對幾何、生態紋樣設計、色彩和諧、對稱性和鑲嵌平鋪等方法有了足夠實際理解之後,學員將開始學習手繪瓷磚的工藝。對西方和伊斯蘭傳統瓷磚的研究不僅揭示了中國文化對這些設計的影響,還強調了幾何秩序在花卉紋樣應用時在其結構和比例關係構成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本課程將帶領學員了解絲綢之路沿線各國文化如何相互作用,從而產生獨具特色又富有影響力的美麗陶瓷傑作,尤其是土耳其的伊茲尼克陶瓷傳統。…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