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心以及傳統藝術學院動態
又見驚艷撲面 | 中西傳統藝術原理的當代應用
As the heat retreats and autumn begins, the cicadas continue their tireless song.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Art Exhibition"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24-2025, hosted by the KFSTA China Centre, was unveiled in Suzhou Jiayuan Hall, which is part of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Peng Dingqiu and…

2025 學年「絲路上的形色:乾壁畫技藝」短期課程回顧
2025 年 7月21日至8月2日,「絲路上的形色:乾壁畫技藝」在元圓堂進行,課程主要涉及敦煌藝術中關於巖彩畫的理論部分和動手實踐。本課程由敦煌研究院副研究員王學麗老師擔任導師,以敦煌壁畫臨摹為主題,帶領學員們感受敦煌壁畫不同 時期的風格演變及繪制技法的融會貫通。第一週第一週,學員通過了解敦煌壁畫背後的時代特徵、歷史淵源及 發展情況,逐步提高對這一中國傳統繪畫的審美能力。並親手 制作泥板底仗,分析天然礦物質顏料的特性,了解敦煌藝術的 獨特魅力。第二週第二週,學員們在王學麗導師的指導下進入壁畫臨摹的階段, 在實踐中領悟傳統技藝的基本屬性、色彩關系。
2025 學年「設計原理應用:細木鑲嵌」短期課程回顧
7 月7日-18日,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的 學員們在導師、木藝家克裏斯· 裏德勒(Chris Riederer)的 指導下,完成了爲期兩周的 “設計原理應用:細木鑲嵌” 的學習。本次課程為學生介紹了細木鑲嵌的裝飾工藝(marquetry)。細木鑲嵌在歐洲、印度與中東地區被廣泛應用於對不同規格木製品的裝飾,從桌子,樂器,到小型盒子。這一技法利用從幾何圖樣到花木紋樣等不同的設計以至臻精美,有時再鑲嵌以骨、母貝和銀來精修潤色。今天,細木片裝飾仍然被用於為為當代設計物品上,為其增添豐富而珍貴的元 素。學生在本短期課程中,學到了如何將幾何或花木紋樣轉化到細木鑲嵌木板上和其中必要的技法。…

2025 學年「3D的幾何學: 時空與創造」短期課程回顧
5 月19日-23日,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的學員們在藝術家Adam Williamson(亚当·威廉姆森)指导下,完成了《3D的幾何學: 時空與創造》課程的學習。亚当·威廉姆森導師通過幾何繪畫和木棍、細繩構建立體模型的方式,為學員們介紹了規則多面體和半規則多面體。通過學習空間維度的基本要素:點、線、 面、體,學員們逐漸領悟規則三維立體圖形的結構設計,並學習將它運用在實踐操作中。课程内容:使用木棍、細繩製作立體模型立體折紙練習紙籐編織練習製作大型立體裝置最後一天的課程在蘇州嘉元堂中進行。亚当·威廉姆森導師帶領大家利用竹子作為材料,共同搭建各種立體模型。

2025 學年「桃花源的門道:冶園與園冶」短期課程回顧
一逕抱幽山,居然城市間。春景熙熙,由葉放導師教授的 “桃花源的門道-冶園與園冶”,作為2024-2025 年度的預科與研修課程,在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KFSTA)中國中心,圓滿落下了帷幕。這是一項以園林為內容,引導學員在當代語境中研修傳統藝術 的課程。第一週第一週講冶園之理,也就是園林的世界觀,從文化演變和思想精神,關於以何冶園的創作道理。 第二週 第二週講冶園之法,也就是園林的方法論,從藝術規律到表現技巧,關於如何冶園的創作法術。在喧囂的城市,尋找漁樵耕讀而林泉高致的桃花源,別有一番滋味。短暫的兩週時間,學員們認識了從紙上水墨到地上林泉的演變思維,…
2025 學年「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設計原理」短期課程回顧
2025 年 5月5日至5月16日,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的學員們在卡佳·諾西列娃 (Katya Nosereva) 導師 的指導下完成了為期兩週的傳統藝術課程「自然界的秩序:幾 何設計原理」單元的學習學員們在課程中探索了9-15世紀絲綢之路沿線的建築圖案, 著手進行了單個設計元素及裝飾圖案的分析和構建,進而學習 了比例、和諧、對稱、重複等基礎幾何設計原理,及其在當代 背景下應用於不同媒介材料的方式。期間,導師還介紹了奇妙的「三兔圖」,及其是如何沿著絲綢之路從中國的莫高窟到達歐洲部分地區,尤其在英格蘭西南部, 並分析了該圖案底層幾何結構。課程完成了包括以下的內容:…
2025學年「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與圖案」短期課程回顧
10月14日至10月25日,在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導師 安娜·玛丽亚·吉拉尔多 (Ana Maria Giraldo) 的指導下,學員們在元圓堂完成了為期兩週的「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與圖案」課程學習。這一實踐課程引導學員們思考幾何在自然秩序領域裡的內在意義,並體察幾何學的哲思層面。通過兩週的學習,學員們也習得了如何在具體的藝術和建築元素中辨析這些圖案。在為期兩週的課程中,幾何作為學員們通過動手實踐了解了如何使用幾何繪圖相關的工具、技法與創造的潛力,並習得了使用圓規和直尺構建基礎幾何的專業詞彙。他們初步了解并绘制了部分四重、六重、八重、十二重對稱及其對應比例系統的基础圖案和比例關係、…

2025 學年「天地間的紋理:說文與書法」短期課程回顧
書法是一個書寫傳統,背後是它的文字系統;文字系統背後就 是中國漢字的形成和歷史演變。在東漢的時候就出現了像《說文解字》這樣的經典漢字系統學的著作,正是有這樣一個漢字背景才有漢字書寫,甚至到後來書法變成一個獨立的東西。所以以此為契機,選擇《說文解字》, 以漢字系統來系統性學習。書法部分講授書法史和文字史,主要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器物書法史,偏重於作為器物的文字史或者是作為器物的書法史。 另外一個部分是作為身體史的書法史,就是用身體去表達,怎樣在技巧的磨練中,配合自己的動作去磨練身體機能。漢字書法主要包含兩個元素:「文字」和「書寫」。「文字」 包括文字史的字體,以及藝術史的書體信息。「書寫」…

2025 學年「設計原理應用之藝術瓷砖:幾何圖案與生態 紋樣的結合」短期課程回顧
3 月3日-3月14日,英國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 的學員們在傳統藝術學院導師弩欣·沙斐依的指導下,完成了為期兩周的傳統藝術課程「設計原理應用之藝術瓷磚:幾何圖案與 生態紋樣的結合」這一單元的學習。本課程通過理論和實踐引導學員們學習手繪瓷磚的工藝,了解以伊茲尼克風格的生物紋樣為主題的表現形式,體會幾何秩序在花 卉紋樣應用時的重要作用。鼓勵學員們從實踐中領會如何將紋樣設計在瓷磚等媒介上以繪畫形式得以最終呈現。在實踐過程中,學員們參與了實際的陶瓷工藝,包括上釉和燒窯。 他們通過每日大量練習不斷精進陶瓷繪畫技巧,在作品繪製的過程中逐步掌握陶瓷材料的屬性、繪製流程、不同技法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