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觀的形成 - 風水與山水

主題
繪畫
上課地點
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
課程日期
2020.3.23 - 2020.4.3
授課老師
丁羲元 林海鐘

本課程分為兩部分:分別由丁羲元、林海鐘兩位導師授課。

第一部分:丁羲元先生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分析山水畫的形成,闡釋山水中的五行觀念,并介紹山水所反映的風水理念。課程的講論將對照歷代名畫,分析中上述的歷史和觀念,對於山水畫的實踐者和愛好者來說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第二部分:林海鐘教授和助教以山水的造型學作為貫穿的線索,建立對山水畫的基本認識。具體先授筆法,對山石樹木兩個基本傳統元素作臨摹與寫生。然後進入山水畫的位置構成法,這是山水畫的核心,也是古人總结世界的形成法则。兩周的時間內,就樹石元素的某一項貫以臨摹、寫生,並完成創稿。

授課老師

丁羲元

丁羲元,藝術史家。1965年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畢業,1978年中國藝術研究院首屆研究生畢業,師事蔡若虹、王朝聞等先生,於美學師事宗白華、伍蠡甫先生,畫學師事王个簃、唐雲先生等。自1985年至1995年間任上海美術館副館長,與國內外名家大師親交,廣有交流。近年又去臺灣藝術大學任客座教授,為碩博士班講授中國畫論導論和古書畫鑒定課程。現任上海美術館研究員,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林風眠研究會副會長等職。
學術著述方面以繪畫研究為主,近代海上畫派研究,出版有《虛谷研究》(1987年出版)、《任伯年年譜•論文》(1989年出版)、《海上三傑》出版中。古代繪畫研究已出版有《國寶鑒讀》(2005年出版)、《藝術風水》(2006年出版)。出版中有《晉唐五代宋元鑒藏古印考論》(故宮出版社)、《晉唐五代宋元古書畫——〈國寶鑒讀〉續集》(北京大學出版社)、還有《林風眠論稿》、《芳古園談藝錄——吳冠中訪談》、《海上畫派》、《海上派與印象派》。另有出版詩集等,如《晚聽齋詩稿》(線裝本,揚州廣陵出版社,1994年第壹集出版,2010年第二集出版)。又有《紅樓妙玉》、《綠野草堂詩論》等出版。 

林海鐘

林海鐘博士,號臥霞散人、錢塘後來生,林泉閣主人,居錢塘西湖之畔。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書畫鑒定中心副主任。林海鐘傳承古意,主張以畫悟道為國畫的至高境界。其水墨蕭散簡淡,以禪為旨,而賦色之作則豔麗古雅,承唐宋遺意。代表作包括大英博物館藏品《牆》,靈隱寺大型壁畫《濟公行化圖》和國家博物馆所藏的《鑒真東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