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原理應用:瓷磚

主題
瓷藝
上課地點
國王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
課程日期
2020.1.6 - 2020.1.17
授課老師
李冉

裝飾性彩磚和紋飾繪制一直以來都是東西方文化藝術中的重要元素。

在中國和波斯的能工巧匠手中發展和表達出的美妙的裝飾元素,大大影響了後來的伊斯蘭設計和工藝。瓷磚和瓷盤裝飾領域充滿了這一富有創造力的國際交流的證明。

這一為期四周的課程令學員有機會學習不同傳統中的這一具有創造力的工藝,并發展出新的設計技巧和工藝技術。

學員將通過課程學習幾何術而掌握新的設計技巧;學習和應用中國和伊斯蘭傳統中所共享的設計;按步驟學習如何製作屬於自己的一套瓷磚;學習用釉下彩和用釉料進行繪畫的用筆技法。

學生還將有機會將設計應用於瓷磚和瓷盤。


課程核心目標

  • 學習並探索幾何與平鋪設計的關鍵原則,以創作出適合瓷磚平鋪(tessellation)的和諧設計;
  • 用不同的對稱關係創作圖案;
  • 學習中國與伊斯蘭傳統的裝飾元素;
  • 了解幾何與植物設計的基本構成元素;
  • 學習瓷磚製作工藝中的各個步驟,包括:石膏模子製作與雕刻;通過手壓製作帶有幾何紋樣的瓷磚;陶泥的處理:切割與壓延;實驗與施釉;釉下彩繪實踐;
  • 探索中國與伊斯蘭藝術傳統的跨文化連結。


課程預期的產出

  • 了解不同文化中的裝飾元素;
  • 理解如何使用幾何與平鋪技術創作優秀的設計作品;
  • 積累出根據不同技法將繪畫移植到不同媒介上的實踐經驗;
  • 學習兩種不同的瓷磚製作方法;
  • 製作釉色試片,并完成最終的色彩構成;
  • 學習並提高裝飾瓷磚的用筆技法;
  • 運用不同技法完成一套手工製作和繪製的瓷磚。

課程結構
本課程一共四週,并分成兩個兩週的單元,中間間隔六週。
每週的教學涵蓋設計和製作過程的一個必要階段:

第一部分(2020.1.6-1.17):

  • 瓷磚製作:技法包括石膏模子製作與雕刻;通過手壓製作帶有幾何紋樣的瓷磚;製作出足夠多的瓷磚來創作出完整的瓷磚圖樣鑲嵌板。
  • 晾乾:學員將瓷磚靜置晾乾并小心照看。
  • 設計:學習和繪製一系列的幾何圖案和紋樣格。從傳統裝飾元素中挑選設計。闡釋自己的植物紋樣和幾何設計。
  • 燒釉測試:討論顏色組合并繪製草圖;創作釉料試片;學習筆法應用技法。測試燒製和討論結果。

六週的间歇

在這兩個雙週課程的間隙,中心將有一門“自然界的語言:設計構成與繪畫技法”的兩周課程。參加這門課程的學員將可以將他們在那個課程中所創作的設計應用到之後兩週的瓷磚課作品中。

在這兩個雙週課程的中間,中心安排了一門“自然界的語言:設計構成與繪畫技法”的兩週課程。參加這門課程的學員可以將他們在該課程中所創作的設計應用到之後兩週的瓷磚課作品中。    

第二部分(2020.3.2-3.13):

  • 素燒:燒製瓷磚和釉色試片
  • 設計定稿并轉化,確定釉色
  • 進一步實踐上釉技法;所有上釉工作完成
  • 燒釉:所有已經上釉的瓷磚都燒製和組合完成。師生對成果進行評議。

授課老師

李冉

李冉作為一位藝術家,專攻於繪畫、插畫和傳統藝術。她現在正在位於英國倫敦的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專攻以研究陶瓷紋樣為課題的博士學位。

她定期為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在英國和中國授課。

李冉於2001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2005年專業保送至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第一工作室)。 自2009年起,李冉先後在英國倫敦藝術大學切爾西藝術學院和坎伯韋爾藝術學院取得藝術文憑和插畫碩士學位。2016年,李冉以卓越成績在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獲得她的第二個碩士學位。現在李冉已經開始了她在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的博士課題研究。

2015年十月習近平主席和彭麗媛夫人訪英期間,李冉受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邀請向主席夫婦展示了她的在校作品。作品之一的伊茲尼克瓷板畫習作被收錄在中央電視臺“習主席訪英之旅”節目中。

李冉的多幅本科作品被收錄在中央美術學院出版的畫材中。她本人也出版了兩本畫冊並在國內主流雜誌和報刊上發表了60余篇留英文章。

李冉在研究生學習畢業後,在王儲學院與中央美術學院和北京服裝學院的很多合作教學項目中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

在過去的兩年中,李冉在位於蘇州的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開設的一些工作坊中擔任助教工作,並幫助完善學生們的學年展覽。

2019年8月,李冉助教於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與其位於蘇州的中國中心、北京故宮紫禁書院共同組織的夏令營。

現在李冉正在繼續專攻她的以陶瓷紋樣為課題的博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