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心以及傳統藝術學院動態

2021學年「3D的幾何學: 時空與創造」短期課程回顧
12月6日—12月8日,元圓堂在誠品書店(蘇州)舉行的3D結構幾何工作坊順利結束,此次工作坊由藝術家Adam Williamson(亚当·威廉姆森)指导,同時他也是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的優秀畢業生。 參加的學員們有著不同的職業背景,如首飾設計、平面設計、室內設計,以及汽車內飾設計和有機茶園行業等等。 工作坊通過幾何繪畫和木棍、細繩構建立體模型的方式,為學員們介紹了規則多面體和半規則多面體。之後,還一起探討了柏拉圖多面體和阿基米德多面體之間的關係。 學員們不僅學到了這些多面體在大自然中所呈現的不同型態,還深刻了解了它們在東西方藝術史中的不同詮釋與表現。…

2021學年「色彩的煉金術:技法與材料」短期課程回顧
2021年11月8日至11月26日,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的學員們在David Cranswick導師(PSTA)的指導下完成了爲期三週的傳統藝術課程「色彩的煉金術:技法與材料 Alchemy of Colour: Methods and Materials」的學習。 第一週,製作顏料 在第一週的課程中,David導師集中講授顔料製作的煉金術。 學員们經歷了一段關於西方傳統顔料如何製作的精彩旅程,導師帶領大家探索物質與工具、礦物與星球、熟悉的和聞所未聞的世界,了解它們的歷史以及在創造語境中的意義,同時强調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學員親手製作了很多顔料,包括三綠、頭青…
講座回顾 | 書籍彩飾:泥金裝飾手抄本傳統
2022年1月8日,由PSTA元圓堂主辦的關於「自然界的語言:設計元素」課程的主題講座在誠品書店圓滿落幕。本次講座的主題為——書籍彩飾-泥金裝飾手抄本傳統,專業手抄本插畫藝術家瑪魯克·巴席爾 (Mahrukh Bashir) 擔任主講導師。 縱觀人類歷史,黃金因其璀璨光芒和色澤以及「不朽」的特質而備受珍視。在傳統藝術中,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可以使用這一珍貴材料。黃金又以非常特定的方式用於伊斯蘭手抄本藝術,為文字帶來光澤與美感。 專業手抄本插畫藝術家瑪魯克·巴席爾 (Mahrukh Bashir) 將帶領大家探討西方手抄本藝術傳統的歷史和特點,…

短期課程回顧 | 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與圖案
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在10月13日迎來了第二屆一年制預科生。在開學前一天的開學準備會上,他們受到了Delfina Bottesini導師、中國中心理事張頌仁先生和中心全體工作人員的熱情歡迎。Delfina向新生詳細介紹了學院的一年課程教學方法,陳韻向學員介紹了中心的設施和使用規範,Delfina和張先生向大家分別介紹了西方和中國傳統藝術課程設置的思想理念、課程導師、上課的基本內容以及他們對學員的期待、要求和勉勵。第二天上午,全體一年制學員和老師在張頌仁先生和葉放先生的帶領下進行了莊嚴的儒家開學典禮“釋菜禮”,宣告他們傳統藝術學習的正式開始。 和去年的課程一樣,…
「解鎖中西傳統藝術的密碼」青少年夏令營圓滿結業
為期兩週的「解鎖中西傳統藝術的密碼」青少年夏令營,於8月5日在蘇州狀元府元圓堂開學,8月17日在北京故宮·紫禁書院結業。 本夏令營是「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與「故宮·紫禁書院」首次合作,舉辦針對中國青少年的暑期夏令營課程。 第一週,8/5-8/10,蘇州元圓堂。 開學第一天,在蘇州古城清代彭氏狀元府故居的正廳,由「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中國中心」理事葉放先生帶領,全體師生舉辦了中國傳統開學禮儀‘釋菜禮’的莊重儀式。接著葉放先生和「故宮·紫禁書院」的王禕璠女士代表主辦機構分別致詞;來自「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的William Riding老師代表導師致詞。 隨後…

「2018-2019年度傳統藝術預科結業展覽」開幕
6月17日下午,2018-2019年度傳統藝術預科結業展覽開幕儀式在蘇州元圓堂舉行。 開幕儀式由學院中國中心理事、元圓堂主人張頌仁先生主持。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院長海羅德·阿扎姆博士(Dr. Khaled Azzam)、學院國際部主任德爾菲娜·波提斯妮(Delfina Bottesini)、部分授課老師和其他來自文化和藝術界的人士參加了此次的開幕式。 本次展覽呈現了PFSTA中國中心一年來的優秀畢業創作和課程習作,以期通過這些作品展示中心的教學理念與學生成績。 學員通過一年的學習取得學院「傳統藝術預科證書」。在這個項目中,學生接觸了一系列傳統藝術與工藝,如書法,山水畫,唐卡,蛋彩畫,…
2018學年「天地的紋理:書法」短期課程回顧
近日,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賈勤導師和魯大東導師在PFSTA中國中心共同教授了「天地的紋理:書法」兩週短期課程。賈勤導師以系列講座的形式進行授課,以《說文解字》為核心,闡述文字與傳統「圖學」在華夏思維體系的精神脈絡。魯大東導師主要講授書法史與書寫實踐,通過階段性的集中訓練,引導學員對書法文化產生切身的理解。 賈勤導師: 書法是一個書寫傳統,背後是它的文字系統;文字系統背後就是中國漢字的形成和歷史演變。在東漢的時候就出現了像《說文解字》這樣的經典漢字系統學的著作,正是有這樣一個漢字背景才有漢字書寫,甚至到後來書法變成一個獨立的東西。所以以此為契機,選擇《說文解字》,以漢字系統來系統性學習…
2018學年「山水觀的構成:山水畫」短期課程回顧
近日,丁羲元導師和林海鐘導師在PFSTA中國中心共同教授了「山水觀的構成:山水畫」兩週短期課程。丁羲元導師以系列講座的形式進行授課,對照歷代名畫,分析山水畫的形成,闡釋山水中的五形觀念。林海鐘導師以山水的造型學作為貫穿的線索,帶領學員作臨摹與寫生,引導學員對山水畫產生切身的理解。 林海鐘導師: 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裡,是老師領進門,但領進什麼樣的門是最重要的,老師需要把他的觀念給學生,要告訴學生山水畫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它的框架是怎麼樣的?入門以後學生們要往哪裡走? 要怎麼走,我覺得在短期時間里是可以講清楚的,但是作為實踐,需要漫長的時間。這次兩週的短期課程裡,我們從最基礎的筆墨實踐開始。…
2018學年「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設計原理」短期課程回顧
「PFSTA傳統藝術研修」第三門短期課程「自然界的秩序:幾何設計原理」中,來自英國王儲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的拉米茲·薩巴赫(Ramiz Sabbagh)導師與中國中心學員共同完成了兩週的幾何課程學習。拉米茲導師引導學員共同探索如何把傳統幾何作為設計的核心基礎,進一步理解比例原則,將圖案和比例作為一個整體和諧的設計結合在一起。 導師: 蘇州是一個與傳統環境貼近的城市,它仍然與自然以及秩序有緊密的聯繫,這裡有園林,有運河,有很多美麗的東西可以讓我們吸收,而後構建出一個基於傳統并具有當代觀念的新中心,因此我覺得蘇州是一個很棒的建立中國中心的地點,可能是最完美的一個地點。…